回應孩子的「為什麼?」:培養好奇心與批判思考孩子總是充滿好奇,經常問「為什麼?」。本文將分享如何正確回應,並透過日常互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與批判思考能力。 一、孩子為何總是問「為什麼?」我們為什麼好奇?當我們好奇時我們在尋找什麼? Mario Livio是一位天體物理學家,同時也是⟪好奇心的秘密-天才是如何煉成的⟫一書的作者,他想知道「好奇心是什麼?」、「人為什麼好奇?」而在他與KNOWLEDGE@WHARTON的訪談中,我們得以了解好奇心的背景。 Mario Livio提到:根據不同的驅使原因,至少可以將好奇心分成「知識性好奇」、「知覺性好奇」、「不定性好奇」,那這三者的驅使物有什麼區別呢?這三者在會有怎麼樣的外顯行為呢? 知識性好奇的驅動原因是什麼呢?精神分析學家Freud與哲學家Cicero都提到這類的好奇心來自於「個體對知識的渴望」,⟪心理科學進展⟫期刊中⟪好奇心的機制及作用⟫一文更進一步指出此類好奇是為了「消除當時的不確定性」,並且是「區分人類與動物」的特徵之一。 知覺性好奇的驅動原因是什麼呢?著名的心理學家Daniel Ellis Berlyne指出這類好奇心來自於個體的「感官」可望接受「新異的訊息」刺激的渴望, Berlyne強調:「不僅嬰幼兒與動物受到此類好奇心驅動,此類好奇也驅動著成年人的探索行為。」 而不定性好奇的驅動原因又是什麼呢?不定性好奇的驅動原因並非特定的訊息或單一的主題,Mario Livio提到:「當你看到年輕人不停地刷他們的智慧手機,尋找文字資訊來排遣內心的無聊,我覺得這就是不定性好奇。 」 「為什麼?」--好奇與認知發展 「為什麼爺爺比我先出生,卻比我慢過生日呢?」、「為什麼我不能幫忙把路邊的滑板車扶起來?」、「為什麼我不能在早上吃冰淇淋呢?」孩子曾問過哪些讓你摸不著頭腦的問題呢?為什麼孩子會對那些大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提出令爸爸、媽媽啼笑皆非的問題呢? 以心理學家Jean Piaget的觀點來看,兒童是一個建構者,同時,兒童亦是「主動且好奇」的探索者。起初,他們憑藉感官去探索:可能是透過抓取或是吸吮,逐漸的,在行動的過程中開始發展認知,如孩子發現吸吮的奶嘴並不一定能喝到奶,當該奶嘴是喝不到奶的奶嘴時,將該奶嘴吐出來即是孩子認知發展的一種表現。 Jean Piaget提到隨著認知發展,處於感知運動期的幼兒從簡單的反射,到進入協調手與眼的階段,此時期的幼兒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此時期的幼兒面對物品在同一藏匿處無非找到時會做出放棄的行為。 感知運動階段的下一階段為前運思期,此時期的幼兒的特點是什麼呢?包含: ・自我中心:此時期的自我中心並非自私的意思,而是幼兒受到認知發展的限制,無法從他人角度去思考。 ・擬人化的思維:將無生命的東西擬人化,如賦予娃娃行為、感受等。 ・無守恆概念:問此時期的幼兒相同的水倒入不同高矮胖瘦的水杯,他們無法回答出水的鍋寡不變。 上述兩個階段在Jean Piaget的年齡段為0~2歲及2~7歲,此時期兒童認知世界的方式與成年人的思維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而當我們理解此時期的兒童以什麼樣的方式去認知,父母們便較能理解孩子為什麼會問出許多「為什麼?」 二、父母該如何回應孩子的「為什麼」?不要著急打斷 「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身體長得不一樣?」、「為什麼動物會睡覺?」、「為什麼我要去上學?」、「人為什麼會生病,動物也會生病嗎?」孩子每天總是有千奇百怪、各式各樣的問題,當父母在經歷了一整天的忙碌後,往往為了讓孩子趕快完成晚餐、洗澡等既定流程,而草率、快速的將孩子的問題搪塞過去。 提倡「社會環境對學習有關鍵影響」的心理學家Lev Vygotsky指出,兒童有「自我中心語言」的行為,該理論所指的自我中心並非「自私」的意思,而是指兒童「私自對話」的語言,亦即兒童將對外所認知到的轉化為兒童自身可以理解的語言,進行自我對話的過程。 Lev Vygotsky認爲「自我中心語言」對於兒童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歷程,因此,當孩子開啟「為什麼?」的問題時,聽聽孩子在說什麼,不著急打斷孩子,也不著急回答孩子,可以適時的給予回饋或問孩子更進一步的問題,讓孩子在對話的過程中一點一滴摸索世界的輪廓。 從日常生活中出發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Richard Phillips Feynman曾分享一則他與爸爸相的小故事,Feynman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書⟫,他回憶起爸爸跟他講有關恐龍的故事時,在書上讀到「恐龍高二十五英尺,頭寬六英尺」,爸爸不會讓故事停在此處,而是會開始向小Feynman形容:「這是説,這隻恐龍的頭可以伸到我們家二樓這麼高。」 當爸爸向小Feynman這樣形容時,對於恐龍的想像一下變得鮮活起來,恐龍不再只是百科全書上的一行文字與數據,而是跟他家二樓一樣高的大型生物。這即是將孩子的問題與思考連結日常生活,我們都生處在沒有恐龍的時代,但父母一定可以透過孩子能理解的語言、以日常為起點去回應孩子的疑惑。 與孩子共同尋找答案 與孩子關係的建立在於陪伴,而直接回應孩子的為什麼不如與孩子一起去找答案。當孩子問父母「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為什麼有春夏秋冬?」當孩子問這些問題時,父母可以問問孩子「我們一起去找答案好嗎?」、「有什麼方法可以找到答案?」 在過程中引導孩子找方法,或許是一起去圖書館,或許是一起上網搜尋,或許是直接走入自然,父母可以詢問孩子如果要到圖書館去應該找哪一類的書呢?如果要上網搜尋應該使用什麼關鍵字呢?如果要到自然去應該走哪條路線呢? 在親身參與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孩子具體的經驗了尋找答案的過程,在過程中亦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問題的重視,因為親身參與,對於所得到的答案也會有更深的記憶與感受,除此之外,與孩子共同尋找答案是建立緊密的親子關係最棒的途徑之一。 三、「為什麼?」然後呢?答案只有一個嗎?--批判思考的建立 在課堂裡,老師會透過討論引導孩子聚焦目標,並思考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那在日常生活中呢?當孩子問父母問題,我們會直接給孩子一個答案,孩子在快速地得到回應後,是否也忘了或許答案還存在更多的可能呢? 在建立孩子批判思考的過程中,父母常常聽到「邏輯思考」的重要性,但是所謂的「邏輯」是建立在什麼之上的呢?是全然的西方文化所主張的個人主義嗎?還是東方所講求的和諧與禮義廉恥呢?並沒有任何一個文化的一個論點能在所有層面都能成立,而父母要做得就是引導孩子去思考「答案只有一個嗎?」、「還有別的可能性嗎?」 不只是思考 有人曾說:「行成於思。」著名心理學家Maslow亦在其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到:人的自我實現需求,也就是個體對環境的知覺,是決定個體行為的關鍵因素,可見一個人所思考的的內容與個人的自我實現以及行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可是當我們一昧要求孩子以邏輯的方式思考,將自己的思考匡於各式各樣的理論之中,不要忘了教孩子,在行動與思考中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不要將最純真的那份好奇心變成堅硬冰冷的理論依據,而是在思考後的行動中,盡可能地去容納人與人之間的各種可能性。 結論教出一個懂邏輯、會批判的孩子並不難,而教出一個常保純真的好奇心的孩子卻不容易,教一個要答案的孩子並不難,而教出一個願意尋找答案的更多可能性的孩子卻不容易。
孩子的心是純真而易碎的,但是簡單的語言變足以開啟他們想像力的那扇窗,每次提問所得到的回饋都可能引導孩子自發地走入未知的領域並投入的去探索,鄭重而輕鬆的回應孩子,然後不要忘了告訴孩子,在有理有據的邏輯思考之外,記得在生活中帶上耐心、愛心與同理心。 |
Wang baodingGeneFlower 封存檔
一月 2024
類別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