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孩子性格和信仰的關鍵方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育養是指父母在家裡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因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早期、最基礎的教育形式。父母在家裡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對孩子的未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是塑造孩子性格、品格和信仰的重要途徑。 途徑一:以情感引導孩子的行為培養孩子良好習慣與塑造孩子堅毅品格的最好時間是什麼時候呢?教育孩子是否存在捷徑呢? 樊登讀書的創辦人著名說書人樊登,曾在「教養理念01:先理解生命,再思考教育。」的影片提到:「孩子三歲以前學習的東西是三歲以後的總和。並且,孩子無時無刻都在學習父母的行為。」由此可知,孩子在三歲以前的學習力是非常驚人的,而父母的言教與身教對孩子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佩奇•歐哈拉在為《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書推薦時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深厚的親子關係是人性化教育的基石,當我們對孩子的教育遭遇到困難的時候,情感引導是一種獨特、有效和溫柔的解決方案。」 你還在使用賄賂、威脅、體罰、責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嗎?當孩子做錯時,父母第一時間的反應是教導孩子正確的行為,還是心中的警鈴大作,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擔心孩子讓父母丟臉、質問孩子為什麼做出如此行為呢? 上述提到孩子無時無刻都在學習父母的行為,由此可知,當父母在責罵、大吼、賄賂以及威脅孩子時,孩子亦在學習。總是因為做錯事被父母責罵、大吼大叫的孩子會學到:一做錯事就會被責罵,因此,這類型的孩子心中常惴惴不安,擔心自己行為是錯誤的,不安與焦慮是他們學會的。 而總是要賄賂才肯作出父母要求的行為的孩子學習到什麼呢?他們會學習凡事總要給出滿意的條件才肯跨出那一步去做事,但是,世界並非圍繞著他們轉,並非總會有讓孩子滿意的條件出現。因此,從此刻起,開始以情感引導的方式來教養孩子吧。 什麼是情感引導? 情感引導是什麼呢?為什麼要使用情感引導的方式來教養孩子呢?情感引導是一種在孩子剛開始學說話時,就以大量的情感類詞彙來幫助孩子認知和學習的一種教養方式。當孩子開始學說話時,我們會拿者許多有圖片的字卡教孩子:這是椅子、這是消防車。 許多父母會問:「哪些是情感類的詞彙呢?」、「這類的詞彙該怎麼教呢?」情感類詞彙包含:開心、難過、衝動、寬容、勇敢、愛......等等。這類的詞彙不像「桌子」、「路燈」等簡單名瞭的詞彙,父母只要指這物品要孩子跟著複誦就好,而是要在孩子表現出這類行為時,為孩子標記這些詞彙。 例如:當孩子下課自發地去做作業,這時候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孩子你很棒,你自主地去完成屬於你的課後作業,這是有責任感以及自律的展現。」這時後,還子會學習到「責任感」以及「自律」兩個情感類字彙,並會因為父母的誇獎了解到這不僅是一項好的特質,還是自己所擁有的特質,在成長過程中願意持續表現出這樣的自己。 途徑二:每天讚美孩子三個優點每天讚美孩子是塑造孩子良好行為與品格的重要途徑。有的父母會說:「有啊!我都有誇獎我的孩子啊!我就跟他說你真棒、你真乖、我的寶貝是全世界第一名啊!」為什麼孩子還是沒有改變呢? 籠統式的責備是指一種看似在說道理。實則不客觀描述事實,並將對話定調在對方的人格有問題,而非將焦點聚焦於解決問題。籠統式的責罵會讓人產生負面的羞恥感,並對自己產生懷疑與否定。同樣的,籠統式的「讚美」亦會帶來問題。 籠統式的讚美或許在讚美的當下會讓孩子覺得「我真棒」、「我真聰名」,但隨著實間推移,孩子冷靜下來時卻不知道「我到底哪裡做得好?」、「什麼表現是好聰明?」這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不曉得自己真正的價值在哪。 具體說出孩子做得好的原因 具體地說出孩子做得好的原因是一個好的讚美必要的條件。當父母對孩子說:「孩子你真棒,回到家第一時間將自己的學校物品擺放整齊。」、「寶貝謝謝你,在媽媽煮飯好之前,你很安靜的自己玩,即使很餓了也沒有因此大哭,謝謝你耐心的等待。」 透過上述的例子,孩子理解到因為他將自己的物品主動擺放整齊,因此被稱讚了好棒,因為安靜的等待媽媽將飯煮好,表現出了耐心的態度,因此受到了媽媽的讚美。孩子的行為有了遵循的依據,他知道怎麼做是「好的行為」,在下次他也會願意做出好的行為。 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是什麼呢?願意變好的關鍵又是什麼呢?關鍵在於他相信有人愛他、珍視他,而他亦相信自己身上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優點,這兩者如同光引領著每個微小的生命往生命的光明處前進。 每天讚美孩子三個優點,並說出孩子做得好的具體原因,正是能讓孩子知道有人愛他,並且挖掘屬於自己的優點的過程,而父母亦在這個過程中,一步一步的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與品格並建立與孩子之間親密深厚的親子關係。 途徑三: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歌手安溥曾在街角無常音樂祭的舞台上分享過一段話:「眼前的一切看似都在跟你say no,但只要你相信自己是流動的,性格是流動的,性向是流動的,有一天你會看見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人、事、物,但是這要靠你自己走過去。」 這段溫柔動人的話語和成長型思維的概念有異曲同工之妙。在Sprouts中文的頻道影片中為成長型思維做了一個很好的定義:將問題視為學習的契機並直面問題的思維模式。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面對他人的質疑時,能冷靜客觀的思考與分析自己的狀況,而不會一聽到否定自己的言詞時就開始感到焦慮、懷疑自我,並升起「我還是放棄吧!反正我本來就做不好」、「看吧,我每次都會將事情搞砸」等較武斷的想法。 成長型思維讓人不因天賦、才能、家庭背景、眼前困境將自己侷限住,他們相信人生是可以靠自己打造的,透過自身的努力能讓他們超越現實中的困境,即使失敗也不因此氣餒,而是將之視為生命旅途的一部分。 培養成長型思維的關鍵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大多擁有這樣的特質:願意接受嘗試與挑戰、對自己與遭遇的狀況保持耐心,以及不輕易否定自己。 若父母希望孩子擁有願意接受嘗試的特質,那父母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去嘗試與挑戰,即使是小小的一步也要明確地指出孩子願意嘗試是非常值得鼓勵的行為。在過程中,與孩子一起面對可能的困難以及挫折,在一點一滴慢慢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培養孩子事情是可以透過自身的努力而有所轉機的信念。 培養孩子保持耐心以及不隨意否定自己的人生態度亦是如此,父母是否對自己與各式各樣的狀況有耐心且不隨意否定自己與他人,直接的影響家中的氛圍與孩子的人生觀、思維模式。 而父母要如何保持上述的心態來教養孩子呢?最重要的是:關注孩子的成長過程,而非孩子此時此刻的天賦與所表現的結果。當父母試著將焦點放在過程上,會發現孩子的每一小點進步都值得喜悅與鼓勵。 另外,可以評判孩子,但是是有建設性的評判,而非辱罵的、指責的。透過與孩子一起討論「怎麼做可以更好?」、「我可以做出什麼樣的改變來幫助自己呢?」來教導與引領孩子成長,當父母總是以溫和柔軟的方式來陪伴孩子面對問題時,孩子在往後面對挫折與困境時,也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幫助自己。 結論孩子是父母珍貴的禮物,他們一個笑容就能融化父母整日的疲憊,而也因為父母勇敢的迎接每個到來世上的孩子,用自己的人生承接住孩子,孩子才得以無所畏懼地去走自己的路。
深厚的親子關係是人生重要的支柱與財富,本篇文章分享了家庭教育與培養方法和塑造孩子性格與信仰的三個重要途徑:以情感引導孩子的行為、每天讚美孩子三個優點以及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透過上述三個重要途徑,除了能幫助父母培養孩子良好品格與行為以外,還會發現親子之間對話的品質提高了,與孩子的情感連結也更緊密了。 |
Wang baodingGeneFlower 封存檔
一月 2024
類別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