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換個思維,父母不再糾結!90%的家長在陪孩子做功課的過程中難逃雞飛狗跳的情境,孩子害怕、家長氣炸。到底該不該陪孩子做功課?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和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結果「家長的監督無效!」 思維一:孩子的節奏和父母想的不一樣不用和別人比較 尊重孩子的節奏 孩子寫作業時像在刻字,每一筆畫都要花上幾秒鐘,好不容易完成作業,時間已經過了一大半,有的父母心中已急成熱鍋上的螞蟻,除了擔心孩子發展遲緩,更擔心別的孩子在相同的時間裡已經寫完作業、複習完當天的上課內容。 但是父母都應該認知到:孩子的節奏和父母想的不一樣。從爬到走再到能四處奔跑,從一開始牙牙學語到學會簡單的詞彙,再到能完整傳達自己的想法,這些都需要時間來讓孩子成長。 同樣的,握筆、識字、將答案填進作業簿,這些動作不僅是大人看到的將幾個國字填在作業簿上那樣簡單的動作而已,與孩子的肌肉、認知發展都有很大的關係。對於手的小肌肉還沒發展完全的孩子來說,把筆握好已經不容易,再加上思考的時間,寫作業自然是要花上一段不短的時間。 如果在孩子必須花較多時間才能的情況下,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你為什麼總是那麼慢?你要是跟哥哥學學有多好?你要是有妹妹一半聰明有多好?」把孩子貼上負面的標籤與其他孩子作比較,那孩子只會在父母負面的話語中接收到:「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他擁有的,而只有贏過別人才是有價值的。」的觀念。 或許有的父母會感到委屈,認爲難道孩子動作慢我念他幾句也不行嗎?大人與大人之間在思想、認知等層面上尚有南轅北轍的差別,更何況是大人與孩子之間,因此,不用和別人比較,尊重每個孩子的節奏。 日常生活的節奏 有許多父母面對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的孩子仍會感到擔心與疑慮:「我的孩子是不是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啊?同齡的孩子都已經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還在原地打轉呢?」在這方面,若真的有疑慮家長們應該即時請專業的醫師協助以及檢查。 家長亦可觀察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孩子是否天生個性就較溫吞,在做事情的時候都是慢調子,亦或是家中重要他人、主要照顧者行事風格屬於較慢條斯理的風格,這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行為。 知名台大教授亦是作家的張文亮老師在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中一書寫道:「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養育孩子如同牽一隻蝸牛去散步,著急的吼他、催他:「快點!動做給我快一點!」因為媽媽要上班、爸爸要收拾碗筷、爸爸媽媽想要休息了,這些都沒有用,因為孩子的節奏和你想的不一樣,所以,不如抱持著散步的心情,途中或許還可以哼首歌,然後靜待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 思維二:孩子遇到了具體的困難共情孩子的困難 有時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並非他喜歡或故意拖延,而是他遇到了困難,而這個困難讓孩子花更多的時間仍不見困難解決。 認真又老實的孩子可能默不作聲,花更多的時間想要靠自己的力量解決,挫敗又無助的孩子則可能回避困難,對困難的部分選擇繞道而行,但是困難仍舊在,甚至可能讓孩子在更進階的學習無法好好掌握,導致孩子更加挫敗。 因此,當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時,父母應該仔細觀察孩子拖延的原因,若孩子因為遇到困難而做得較慢,父母又不分青紅皂白的質問孩子為何總是那麼慢、認爲孩子就是不上進,這只會讓原本就因為遇到困難而作業做得慢的孩子心理壓力更大。 「教育之道即安心之道。」安心是人自發健全成長的關鍵。 音樂大師劉德海曾言:「一個人演奏的最佳狀態是在體溫三十七度,心跳每分鐘七十三下。」因爲此時不因為緊張而害怕,神經、血管與肌肉都能得到良好的發揮。 孩子的學習亦是如此,遇到困難又被不停責備的孩子緊張的聳起了肩膀,緊握著手中的鉛筆,即便委屈還要努力控制不要讓眼淚落下,這樣的孩子哪裡還有餘裕將作業寫好呢?因此,當家長發現孩子遇到了困難,第一時間應該是共情孩子的困難,有了支持孩子的心情會放鬆下來,接下來困難才有可能進一步得到解決。 幫孩子搭臺階 上述段落提到共情孩子的困難,先安撫孩子無助挫敗的感受,給予孩子情感的支持,接著,就是幫孩子搭臺階。 父母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看看完成作業的標準是什麼?八十分對孩子來說有困難,就先看六十分的標準應該怎麼做?陪伴孩子一條一條的完成老師規定的作業要求,一開始先要求孩子能「完成」且不排斥作業,培養孩子即使有困難也願意好好完成的心態。 當孩子能完成,父母在慢慢的逐次提高要求:字的筆畫要工整、字跡要清晰、要寫整齊,寫完要自己驗算、在多少時間內完成功課等等,並在過程中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從來不是一步登天,昨天剛學會的題目可能今天就忘光光了,但是若能在孩子每天的作業中,為他搭臺階,知道進步或是退步都是成長的過程,以適合孩子的步調陪伴他成長,這就是屬於孩子學習的捷徑。 思維三:孩子主觀不想快速完成因為家長會加量 有的孩子做作業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是因為他主觀不想完成,而他主觀不想完成原因在於:他知道做完目前的作業,家長只會再加更多的複習卷、評量、自修給他寫。 有的孩子一聽父母說在三十分鐘內做完就可以去玩電動、看影片等任何想做的事,就以極快的速度完成作業,結果父母發現離規定的時間還有一大段時間,又想到別人家的孩子都還在學習,深怕孩子這次段考又考不好,甚至擔心自己孩子將來會考不上好學校,就將與孩子的約定拋諸腦後,要求孩子再寫評量、背單字、預習隔天上課的內容等等。 隨著每次父母都會要求孩子再學更多,孩子發現不管自己多快多慢完成作業,只要還有時間,父母一定會要求他繼續學習並將作業加量,有些機靈的孩子開始以拖延的態度完成作業,因為他知道若太快完成,父母只會要求他做更多的作業。 面對孩子如此行為,父母應該學會放手,放下擔心孩子「學得不夠、學得比別人少」的憂慮,遵守與孩子之間的約定,孩子完成約定好的作業後就放心地讓孩子做他想做的事,如此一來,孩子有效率的完成,親子之間的關係也較和諧融洽。 思維四:為了想反抗父母孩子不認為作業重要 但父母覺得重要 孩子做作業拖延還有一大原因:為了反抗父母。對於有的孩子來說寫作業並非重要的事情,但是對於父母來說,寫好作業就是孩子最重要的事。 對孩子來說不做父母認為重要的事,已經是屬於他們的生活裡最大的反抗,以拖延的態度寫作業並非他們不會寫作業或是他們不喜歡學習,而是不喜歡父母對於他們的要求與期待,這背後可能是來自於親子關係的疏離或是冷漠,父母與孩子之間沒有一個較良好的互動方式或雙方缺乏對彼此的信任,孩子藉由這種方式表達他們對父母的不滿與反抗。 若父母觀察到孩子寫作業拖延是基於為了反抗家長的原因,應該從親子關係間的溝通互動層面來改良。此外,也應該讓孩子認知到做作業是他自己的責任,若對父母有什麼訴求可以自由地表達出來,但是作業是屬於他個人應該負責完成的事,不應用來作為反抗父母的工具。 結論在⟪一流的教養:這樣教孩子,將來他會感謝你⟫一書中,南瓜夫人在前言寫道:「有些孩子,即便放任也可以成長得不錯,但有的孩子則必須提供具體明確的建議,有時甚至要強迫。有的孩子交友廣闊、身段柔軟,但不認真。而有的孩子很認真,但非常頑固。也有就算拿走遊戲機、禁看電視也不念書的孩子,但用獎賞卻立即見效的情況。」
每個孩子都是都是截然不同的,需要家長細細觀察適合他們的教養方式,同樣的行爲背後的原因可能是有著天壤之別的,本篇文章提供四個不同的思維給各位父母做參考,幫助父母們在孩子以拖拖拉拉的態度去完成作業時,一起思考可能的原因。 |
Wang baodingGeneFlower 封存檔
一月 2024
類別
全部
|